業內消息,近日日本軟件銀行集團(SoftBank Group)旗下安謀國際科技公司(Arm)計劃研制人工智能(AI)芯片,先成立一個AI芯片部門,目標是明年春季建立AI芯片原型产品,然後將量产工作交由代工廠製造,預估2025年秋季開始生产。
據報道,Arm將支付可能多達數千億日元的初期研制成本,軟銀集團也會出資。一旦量产系統確立,這個AI芯片事業將從安謀分拆出去、納入軟銀旗下,而軟銀已與臺灣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及其他廠商商議芯片製造一事,以確保AI芯片产能不會受到影響。.
借由授權芯片策劃收取權利金赚錢的Arm正持續擴大數據中心市占率。數據中心營運商正設法自製芯片來驅動新的AI模型,同時減少對AI芯片龍頭英偉達(NVIDIA)的依賴。與此同時,AI芯片的市場料正不斷加速成長。
在AI熱潮帶動之下,Arm股價今年以來已上漲近 45%,市值超過 1130 億美元。這項AI芯片計劃,是執行長孫正義企圖以10兆日圓(640億美元)推動集團轉型為AI巨擘的一環。在其AI革命願景下,軟銀目標是將業務擴及數據中心、機器人技藝和發電。
軟銀期望通過將嶄新的AI、半導體和機器人技藝結合,激發各式产業的創新。可處理大量資料的AI芯片,是這項計劃的核心。投資人也迫不及待想看見軟銀宣布有關新成長投資的線索,因為軟銀持有充足的資金流動性,可將手上的大量Arm持股變現。
加拿大市調機構 Precedence Research 指出,AI芯片的市場規模,今年估計為300億美元,2029年預計將超過1,000億美元,並在2032年突破2,000億美元,英偉達目前為該市場龍頭,但由於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軟銀視之為進入市場的大好機會。
此外,軟銀計劃最早於2026年,在美國、歐洲、亞洲和中東地區,興建使用自家芯片的數據中心。由於數據中心需要龐大電力,軟銀也規劃建置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場,並放眼新一代的核融合技藝,與此同時軟銀也持續進行並購。
因投資了雅虎、阿裏巴巴等廠商而名聲大噪的軟銀於2016年收購Arm,當時的花費接近320億美元。在軟銀收購4年後,英偉達也曾嘗試400億美元收購Arm,在2020年的9月份已同軟銀達成了協議,但由於面臨反壟斷監管方面的重大挑戰而終止收購交易。
Arm是當前全球重要的芯片架構供應商,他們的芯片架構廣泛用於智能通話處理器和GPU,英偉達、高通、蘋果等廠商都是他們的顧客,他們的收入主要也是來自芯片架構授權。英偉達收購失敗之後,孫正義領導的軟銀就開始推動Arm IPO,去年9月登陸納斯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