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消息,日前由工信部主辦的 2023 中國算力大會在寧夏舉行,在該大會的主論壇上中國移動、中國電科聯合發布了號稱全國最大的量子計算雲平臺。
據悉,該平臺是國內首創,是業界首次達成“量子與通用算力統一納管混合調度”的系統級平臺,該平臺的發布標誌着我國量子計算逐步走向實用化階段。
該平臺能夠在真實量子算力與通用算力融合基礎上,實時開展量子程序編譯,還幫助量子算法與量子模擬計算等系列量子程序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與量子計算機接口互通,可一鍵式下發任務至量子計算機,減輕用戶使用量子計算機的難度,在解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交通、航天航空等多範圍計算的復雜問題時,可以做到快速響應求解。
該平臺可推動量子計算、量子裝備製造、雲計算與算力網絡的融合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上下遊产業鏈完善和全产業鏈生態建設,打造算力融合的量子計算生態。
據報道,中國電科目前已突破 20 比特量子芯片策劃與製造、9mK 級別極低溫製冷、量子-電子混合算例控製等核心技藝,並已成功研製全自主可控的 20 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
隨着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開啟,算力就像農耕文明時代的水力、工業文明時代的電力一樣,成為新的關鍵生产力,也成為大國博弈的核心競爭力。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在算力方面,每投入1元,將帶動3至4元的GDP經濟增長。加快算力建設,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快數字产業化和产業數字化進程,催生新技藝、新产業、新業態、新模式,從而達成對經濟擴展效能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本屆中國算力大會是中國算力範圍、數字經濟方面的標誌性大會,會上舉辦了多項重要活動,包括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算力中國”創新成果展、“西部數谷”算力产業合作夥伴大會等,開展高峰對話和高端研討。
同時也發布了2023中國算力白皮書、全國算力产業擴展指數等研究成果,展現算力嶄新動態和寧夏數字信息产業擴展情況。此外,開幕式現場共簽訂各類協議合同81個,其中,累計簽訂各類戰略合作協議36個、金額1571億元,簽訂投資項目合同45個、金額8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