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免費銷售熱線
  • 24小時熱線:13910836570
  • 話機:010-61705388/996
    010-61705119/109
  • 郵箱 :sale@wispower.com
  • 位置:北京市昌平區昌平路97號新元科技園D座C門3層
  • 偉仕QQ咨詢1  (1165945893)
    偉仕QQ咨詢2  (2440920865)
    偉仕QQ咨詢3  (1604294231)
    偉仕QQ咨詢4  (1923434741)
小米汽車新同學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9-03 閱讀: 0

       9月1日消息,雷軍在微博宣布:“小米汽車新同學,今天開學了!”雷軍表示,9月1日,小米汽車正式註冊,公司名為小米汽車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00億元,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擔任法人代表。

 image.png


(圖片源自雷軍微博)

      雷軍微博下方的評論區也十分有趣,除了收獲網友們的加油鼓勵以外,還有網友表示要“買第一輛小米汽車,十年後等返款”。這不由讓人想起前段時間在2021雷軍年度演講暨小米秋季新款發布會上,雷軍提出向小米首批18.6萬用戶每人贈送1999元的紅包。也就是說小米向這18.6萬名用戶全額“退款”了小米1的購機款。

       可以說,這次小米第一批用戶能夠被贈予1999的紅包,是非常大的福利力度,這也是雷軍向第一批小米粉絲所給予的感謝以及回饋,因為有了第一批粉絲對小米的幫助,才能夠讓小米得以持續擴展才成就了今天銷量全球第二的小米。如果小米汽車也能在當前收獲一批忠實粉絲,相信對未來的擴展會起到不小的助力。

       今年以來屡屡傳出小米造車的消息,2月19日,有媒體報道稱小米確定造車,並視其為戰略級決策,或由雷軍親自帶隊;2月21日,小米公示稱,電動汽車製造業務的研究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3月24日,小米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在財報話機會上未更新造車計劃任何進展;3月26日,有報道稱小米汽車正在和長城汽車密切接觸。直到今年3月29日小米一年一度的春季新款發布會上,小米才正式宣布啟動造車計劃,輕松霸占了互聯網的熱搜與頭條。

       根據小米發布公示顯示,其董事會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將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十年投資為100億美元。而該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就是小米首席執行官——雷軍。

    “我願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的聲誉和戰績,為小米汽車而戰!”發布會上,雷軍堅定不移的表示,造車將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據悉,雷軍對於造車最初“很抗拒”,過去75天裏小米管理層經歷了85場業內拜訪溝通、200多位汽車工業資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兩次正式的董事會,進行了極為嚴謹詳盡的調研與論證,才做出了這個小米史上最重大的決定。

       而促成小米造車的三大原因,一是龐大的研制團隊帶來的堅實基礎支撐;二是穩健增長的全球第三通話業務營造出最好的智能生態;三是小米的家底厚實,目前已有1080億元的現金儲備。

      小米財報顯示,2020年小米營收人民幣抵達2459億元,凈利潤高達130億元。智能通話、智能電視等等科技产品的交付量節節攀升,未來將繼續穩定的投入、研制、銷售以及創新,保持穩定的增長與營收。可以說,技藝、人才、資金小米已經一應俱全,小米造車“順勢而起”。作為頭部科技公司,小米宣布造車,也註定了其在科技板塊、汽車板塊乃至廣大消費者圈中的巨大關註度。

       在小米嶄新發布的2021年中期報告中,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在財報話機會中就市場關註的小米造車動作回應嶄新進展。當日,小米宣布以7737萬美元(約合5億元人民幣)收購自動駕駛技藝公司深動科技Deepmotion。對於小米收購深動科技一事,王翔表示,自動駕駛技藝是智能電動車最重要的技藝,而深動科技在自動駕駛範圍具有較強的研制能力、技藝積累和落地經驗。小米非常看好深動科技團隊的技藝研制能力,希望通過收購,加速小米在自動駕駛技藝上的研制。

       此外,車載核心通訊芯片研制商蘇州裕太微電子近期進行了工商變更,其中股東變更新增了湖北小米長江产業基金合夥産業(有限合夥)。這同樣也反映出小米在汽車相關範圍的投資動作,應該也是在為旗下造車产業進行推動。

       當然,眾人更為關註的,還是小米汽車總部和工廠的落地選址。8月16日,有媒體報道稱,小米汽車總部和首座工廠基本確定落戶北京,此次確定總部和工廠落戶城市,是小米造車前期籌備工作的一個重要節點。但對於此消息,目前小米官方暫未進行回復。

       汽車:5G時代的超級流量入口,在業內有這麼一種說法,“4G時代的流量入口是通話,而到了5G時代流量入口將是汽車”。

       眾所周知,小米打造的“通話+AIoT”雙戰略極大地滿足了消費市場的需求,但在汽車市場卻是一片空白。如果說現在的移動終端是通話,那麼未來或將轉移到汽車上。從小米當前所持有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來看,從燈、電水壺、筆記本電腦、電視到冰箱、空調洗衣機,小米的智能家居設備,已經達成和通話的聯動,而未來,隨着小米汽車的問世,這套生態系統必定將和汽車無縫連接。

       另一方面,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的通話市場規模達到1700億元,2020年突破了2000億元,但是這樣的市場規模相比汽車工業可以說是天壤之別。汽車市場的規模將超過2萬億美元,根據國務院印發的《新能源汽車产業擴展規劃(2021-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車新車銷量占比將達到25%左右,在華為、蘋果、OPPO、vivo眾多通話廠商厮殺的戰場上,通話市場增長已然接近天花板,汽車市場這麼大的一塊蛋糕小米自然不想錯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米轉而造車也不讓人意外了。

       但說到底,汽車不等於智能硬件,雖然小米在智能硬件市場上是王者,但近期也能看到特斯拉、蔚來等一系列成熟的汽車廠商相繼出現由於智能駕駛所發生的嚴重事故的實例,小米造車不僅需要智能化、能源化,更重要的還是要腳踏實地,畢竟小米汽車的路也才剛起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