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免費銷售熱線
  • 24小時熱線:13910836570
  • 話機:010-61705388/996
    010-61705119/109
  • 郵箱 :sale@wispower.com
  • 位置:北京市昌平區昌平路97號新元科技園D座C門3層
  • 偉仕QQ咨詢1  (1165945893)
    偉仕QQ咨詢2  (2440920865)
    偉仕QQ咨詢3  (1604294231)
    偉仕QQ咨詢4  (1923434741)
中國繼高鐵後,第五張國家名片即將出世
作者: 發布時間: 2021-08-04 閱讀: 0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鳥遊隼向下俯沖捕捉獵物時的速度能達到每小時390公裏,但是即便是遊隼也不能打破中國高鐵列車的紀錄。據世界銀行報告數據,目前,中國高鐵的總裏程已突破3萬公裏,占全球總長度的60%以上,並已經有超過100座城市連入了高鐵網絡,這些城市的生产力因此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因為,産業發現自己距離數以千萬計的潛在消費者、雇員和競爭對手只有幾個小時的火車車程,目前中國的高速列車速度已經高達350公裏/小時。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7月28日報道,世界首套時速600公裏高速磁浮交通系統, 中國自主研制的時速600公裏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在7月20日已經在青島横空出世,這也是當前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真正達成同城化。

       中國目前有三條處於運營狀態的磁懸浮線路,分別是北京磁懸浮S1線、長沙磁浮快線和最早投入使用的上海磁浮列車示範運營線。

 磁懸浮火車原型

image.png

       目前事情的另一個新進展是,據媒體在一周前報道稱,時速達1000公裏磁懸浮高速飛車試驗線(超級高鐵)已經在山西實驗室開建,建成後為中國在高速軌道交通範圍領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據專家展現,高速飛車利用超導磁懸浮技藝可以達成高速飛車一秒鐘達到300米/秒的速度,並且未來該高速飛車的速度很有可能還要超過1000千米/小時,甚至達到3000至4000千米/小時的速度。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高鐵是最能代表中國製造業走向全球的國家名片,更在泰國、俄羅斯、印尼、沙特、墨西哥、土耳其和美國等多國樹立了高鐵運營的新標桿。

image.png

一列子彈火車穿過長江支流上的一座橋梁

       按照《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傑裏米.裏夫金的分析,新一輪全球經濟浪潮是以新技藝驅動的新消費經濟,必須通過以新能源、新通信和新交通物流技藝為推動力的經濟變革,達成突破性增長。

       裏夫金認為,在這一輪浪潮中,中國在新交通、新經濟和新能源範圍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在這個過程中,就當全球OPEC+产油國還在一周前為原油爭論之際,中國相關産業已經創下了多個綠色能源之最。

       比如,據媒體在上個月報道,繼去年11月華龍一號在全球首堆並網成功,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後,三周前,中國首次在巴基斯坦建設的華龍一號兩臺機組已經拔地而起,創造了三代核電海外首堆的最佳紀錄。

       這標誌着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藝先進國家行列,成為又一張走向海外的國家名片,但目前,美國和日本的核能公司前景卻前景暗淡。

image.png

 華龍一號

       比如,可燃冰,中國也將要正式達成大規模商業化開采,這就意味着將用上比石油更加清潔的新能源,據中海油研究總院在7月15日宣布,相關團隊已經在中國南海海域順利完成新一輪海試作業,這是可燃冰鉆探和測井技藝的一個重大進展。

       要知道,可燃冰開采是一項全球性的難題,更被視為人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所以誰先掌握可燃冰開采商業化這個新技藝,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清潔的新能源經濟增長動力。

image.png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掌握可燃冰試采核心技藝的國家,並將要正式達成大規模商業化開采,消息顯示,在這方面,中國産業已經領先美國日本等國外公司。

       同時,除可燃冰和華龍一號外,中國對空間太陽能電站、太陽能、新能源電池和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範圍的投資和應用也非常廣泛。

       比如,中國還預計將在數年內建成全球首座可用於發電的穩定燃燒的人造太陽項目,給人類帶來幾乎無限的清潔能源。

       中國準備帶回另外月球巖石據該項目裝置總工程師展現,正在建設中的人造太陽托卡馬克裝置有望年底建成,目前,科學家和工程師正在攻堅各個技藝難關,且取得了首座實驗裝置已經在河北建成的成績。

       報道顯示,目前,人造太陽項目上已經達成第一次等離子體放電,成功達成可重復的1.6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

       毫無疑問,這項核聚變技藝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加快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解決未來清潔能源問題,對化石能源不斷枯竭的地球也將得到拯救。

       BWC中文網百家號財經團隊認為,這是人類能源進化史從草木到煤炭,從煤炭到原油,從原油到新能源被使用之後的又一次變革,並將成為中國經濟繼高鐵、華龍一號、大飛機和超級高鐵後的又一張新能源國家名片。

       對此,外媒評論稱,中國將新能源的科研努力和應用推向新高度,比如,中國將在2030年開始在3.6萬公裏外的太空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

       這意味着中國或將成全球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並助力中國的深空探索計劃。

       這些無疑為中國經濟打造新能源驅動力奠定了基礎,並對保障能源安全、降低用油氣成本具有裏程牌式的意義。

 

       毫無疑問,中國能源産業、工程師及科學家們對新能源孜孜不倦地探索,還是傳統化石能源開采技藝的升級可能都讓美國和日本的傳統能源工業産業感受到了新能源時代的危機。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