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需要不一樣的電源模塊
模塊電源是電力傳輸及轉換不可替代的設備,隨着5G、智能製造、物聯網、新能源等新興产業的持續擴展,必將有力的拉動模塊電源的工業擴展與技藝創新。
僅從5G來看,因5G基站需另外的天線、另外的射頻組件、更高頻率的無線電等,顯然為電源管理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為達成相同範圍的覆盖,5G基站將采用更加密集的組網方式,估計我國5G宏基站數量約為500萬座,達4G基站數量的1.5倍,加上微基站市場將更為可觀,電源管理芯片的規模也在水漲船高。而工業4.0的擴展亦方興未艾,同樣蘊含着巨大的機遇。對於工業4.0和5G基站來說,要求更短開發周期、更小尺寸、散熱、抑製EMI噪聲、FPGA等復雜電源時序管理以及高速ADC/DAC的低噪聲供電等全面提升到新的“高度”。
而要滿足這些需求,非電源模塊莫屬。因為如果還是換湯不換藥采用分立方案,那難免捉襟見肘。“分立電源方案開發周期需要18周以上,包括選型和采購、布局布線、環路補償、製板和封裝等。
由於工業及5G基站應用产生的高功率密度,對散熱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隨着頻率越來越高,EMI測試標準日益嚴格,需要進行多個版本PCB修改及調試。同時因5G基站載板采用了眾多的FPGA/ASIC,針對FPGA/ASIC的電源策劃更加復雜,涉及電源軌數多、嚴格的啟動/關機時序、精度高、響應速度快、低噪聲等。
誠然,電源模塊順應了工業4.0和5G基站的需求 ,雖然通過諸多層面的創新讓電源模塊大展身手,但未來仍有諸多“進階”空間。一是芯片製程會不斷提高;二是模塊封裝技藝將不斷产生疊代性的突破,之前是2D,現在是3D封裝;之前使用的是引線框架單層PCB策劃,現在是多層(4層或6層)策劃等。三是從模塊的磁策劃方面入手提高性能。
而市場需求強力增長背後的主要受益者除卻TI、NXP、MPS、英飛淩、ADI等國際大廠,國內的偉仕電源等廠商也將大有可為,但還要在電源模塊、數字電源等層面不斷加強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