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辦實踐十九號衛星返回後載荷交付儀式,標誌着衛星工程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此次交付的實踐十九號衛星搭載載荷,包括主糧作物、經濟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種載荷,以及空間技藝試驗載荷等,總共20大類。
據展現,實踐十九號充分發揮了新一代返回式空間試驗平臺“育種周期短、搭載效率高”優勢,圓滿完成了近千個種質資源空間育種試驗。
這為我國種質資源創新供應了重要的技藝支撐,同時也為國产元器件、原材料等供應了珍貴的在軌驗證機會,為我國航天技藝的自主創新和可持續擴展夯實了基礎。
實踐十九號衛星於9月27日搭乘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10月11日10時39分在東風着陸場成功回收。
實踐十九號衛星作為我國“十四五”規劃期間的重要新技藝試驗衛星,在可重復使用、高微重力保障、高承載比、再入環境試驗效勞等方面達成了多項技藝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實踐十九號衛星還搭載了泰國、巴基斯坦等5個國家申請搭載的載荷,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