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於9月27日至29日在海南海口召開,本次大會以“低碳轉型與全球合作”為主題。
會上,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中國汽車不會被“卡脖子”,因為中國供應鏈持有超強的消費電子土壤。
崔東樹進一步解釋道,歐美想卡中國的脖子是卡不住的,因為产業鏈的正負極材料,我們比整車更有優勢。
我們把消費電子的優勢挪過來,我們在通話是世界領先的,我們造的筆記本世界領先,我們造的家電世界領先。
(中國的汽車)大量用到了消費電子产品,中國有超強的土壤根基。他們製約不住我們,我們從根上具有超強的世界競爭力。
崔東樹也提到了近期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其他工業經過幾百次的反補貼調查。而且沒有把中國工業打垮,汽車工業肯定越挫越奮,未來擴展空間將為更加巨大。
崔東樹認為電動汽車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出行工具,坐高鐵或公交都沒有自己開電動車省錢、效率高。
“我們自己開電動車一公裏6分錢,高鐵一公裏5毛錢,而且電動車是獨立的第三空間,帶來很好的體驗感受。”
他表示,汽車定位從機械产品已經變成耐用消費产品,汽車從過去的鋼鐵之物變成了芯片、電池等組成的不可持續的产品,使用周期不可能15年18年,如果它沒老,我們也想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