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特爾正在面臨一項集體訴訟——美國律師事務所Levi & Korsinsky指控英特爾在2023年業績報告中未能正確披露其晶圓代工部門的巨額虧損,其業績報告存在虛假陳述、隱瞒事實等問題。

(圖片來源:Levi & Korsinsky網站)
該訴訟指出,自2024年第一季度起,英特爾開始采用所謂的“內部代工(Internal Foundry)”模式,允許旗下产品部門和外部顧客可以從英特爾內部獨立的“英特爾代工(Intel Foundry)”部門購買製造和封裝效勞。然而,英特爾此前並未單獨報告其製造部門的業績,而是只公布了向外部顧客銷售製造效勞的“英特爾代工效勞”部門的業績。
2024年4月2日,英特爾全面披露了其部門劃分計劃後,不得不重新計算了過去幾年“英特爾代工”作為一個獨立部門的業績。結果顯示,該部門在2023年虧損了近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8億元)。這一業績的披露,直接導致英特爾股價大幅下跌。
與此同時,英特爾還將大約30%的产能外包給了臺積電等代工芯片製造商,這一行為也進一步激怒了投資者。
另據嶄新業績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英特爾代工”部門的虧損達到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1億元),營收約為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9億元)。自2024年初以來,英特爾的市值大約縮水了三分之一。
對此,Levi & Korsinsky律師事務所指控英特爾誇大了其“英特爾代工”部門的增長和利潤。該訴訟提到,“英特爾代工”部門在2023年遭受了巨額虧損,产品利潤也出現下降,這使得公司及其代工戰略的正面表態具有誤導性。
除此之外,Levi & Korsinsky律師事務所還在訴訟中列舉了英特爾涉嫌虛假陳述或隱瞒事實等五大行為:
1、“英特爾代工效勞”的增長並不代表內部部門可報告的收入增長;
2、“英特爾代工”部門在2023年出現重大經營虧損;
3、由於內部收入下降,該部門的产品利潤出現下滑;
4、代工模式不會成為公司集成封裝測試(IFS)戰略的有力推動力;
5、由於上述原因,被告關於公司業務、運營和前景的積極表態在實質上具有誤導性或缺乏合理依據。

(圖片來源:Levi & Korsinsky網站)
最後,Levi & Korsinsky律師事務所呼籲,所有受影響的英特爾投資者都能加入到這一集體訴訟行動中,共同對抗違規行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