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對此前實施的半導體出口管製規則進行再次修訂,旨在加大中國進口美國先進人工智能芯片的難度,新修訂的規則將於 4 月 4 日生效。
2023 年 10 月 17 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出臺的管製措施限製向中國出口更先進的人工智能(AI)芯片和半導體設備,同時還將 13 家中國科技産業列入 “實體清單”。
據悉,本次新規實際上是對前兩次(2022 年 10 月和 2023 年 10 月)規則的查漏補缺,並且在實施層面進行了更嚴苛的限製,包括英偉達和 AMD 的先進芯片和半導體設備。
這份長達 166 頁的新規明確,對中國出口的芯片限製也將適用於包含 AI 芯片的筆記本電腦,這意味着美國芯片對華限製擴大到更廣泛的消費電子範圍。
據了解,新規取消並修訂了部分關於美國、中國澳門等地對華銷售半導體产品的限製措施,包括中國澳門和 D:5 國家組將采取 “推定拒絕政策”,並且美國對中國出口的 AI 半導體产品將采取 “逐案審查”(case-by-case review)政策規則,包括技藝級別、顧客身份、合規計劃等信息全面查驗。
文件摘要顯示,新規實施了額外的出口管製,包括先進計算設備、超級計算機和半導體最終用途的出口控製,更新了相應規則並做了進一步澄清。
對此,我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中方註意到,美方修訂了半導體出口管製措施,這距離美上次出臺措施僅半年不到。
包括美國産業在內的各國産業都希望有一個穩定、可預期的經營環境。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肆意修改規則,加嚴管製措施,不僅給中美兩國産業開展正常經貿合作設置了另外的障礙,施加了更重的合規負擔,還給全球半導體产業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嚴重影響中外産業開展互利合作,損害其正當合法權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半導體产業高度全球化,經過數十年擴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業格局,這是市場規律和産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中方願與各方一道,加強互利合作,促進全球半導體产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正在製定一份禁止接收關鍵工具的中國先進芯片製造工廠名單,以便美國産業更容易阻止技藝流入中國,這份名單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