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獲悉,海關總署在本周公布了今年前四個月的進出口數據,其中,全球半導體工業低迷導致半導體進口持續低迷,前四個月進口半導體/集成電路 1468 億件,同比下滑 21.1%,進口總價值為 1056 億美金,同比下滑 25.6%。
據業內調查機構的分析數據,從 2022 年第四季度末期開始,全球半導體市場開始由短缺轉為供大於求,而中國大陸方面則仍然受到美國半導體出口管製措施的限製,其中包含了先進的半導體、半導體技藝以及製造設備。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從韓國的進口總額下降了 27.7%,是中國主要貿易夥伴中降幅最大的,此外,來自日本和中國臺灣的進口數據分別下降了 18.5% 和 27.5%。相比之下,中國的整體進口數據下降了 7.3%。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第一季度進出口數據,主要的一些半導體製造商相關半導體進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
其中,第一季度中國從韓國和臺灣進口半導體/集成電路總值分別為 146 億美元和 306 億美元,同比下降 35.1% 和 23.6%。在製造設備方面,包括晶圓加工、半導體設備、集成電路或平板電腦顯示器等生产機器,韓國、日本在上季度的進口價值下降了 16% 至 50%。
相比去年同期的前四個月,在全球芯片短缺的情況下,中國芯片進口總量約為 1861 億片,同比下降 11.4%,總值增長 12.2%,芯片進口總值從去年的 1419 億美元下滑之 1.56 億美元,同比下降 25.6%,其主要原因依然是美國對先進半導體技藝、人才以及設備的出口限製措施。
根據半導體工業協會(SIA)的數據,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總計 1195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21.3%。業內研究機構表示,因為芯片产能過剩和庫存過剩的狀況一直存在,存儲半導體市場是受災最嚴重的工業之一,預計今年收入將同比下降 35.5% 至 923 億美元,全球半導體市場依然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