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張圖
你的第一反應是啥?
快遞櫃?臨時儲物櫃?
……

都不對哦!
這是首次亮相四川師大TOD項目的
“智能移動倉”
該項目集成了RFID智能貨架、無人貨櫃、
溫濕度傳感器、攝像頭、
物聯網傳感器等大量智能設備
可用於存儲工地常用高頻物料
工人拿着根據工種類型配置好的領用清單
即可“刷臉”打開倉庫、領取物料
輕松達成“施工在哪裏,倉就在哪裏。”
科技改變生活
“智能移動倉”是當前科技賦能
智慧生活、工作的一個縮影
隨着智慧城軌建設全面推進
成都軌道集團積極行動
助力智慧城軌從“效果圖”
逐漸落地為幸福美好生活的“實景圖”
此前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擴展綱要》
正式發布
為智慧城軌建設描繪出宏偉藍圖
成都軌道集團應勢而動,迅速編製
《成都軌道集團智慧城軌
擴展綱要及行動計劃》
地鐵接觸網懸掛狀態智能巡檢系統等
多項新技藝如雨後春筍般逐一登場
智慧城軌這一夢想
正搭乘着成都地鐵飛馳的列車
駛入我們的生活
加快推進成都軌道交通建設
在建項目9條線路215公裏已有40座車站封頂,60座車站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4月11日,成都軌道交通建設捷報頻傳。讓人們不禁感嘆,在558公裏軌道交通線網成形後,成都軌道交通建設依舊保持着火樣的熱情,持續加速向新的目標——850公裏發起沖刺。
成都軌道交通建設按下“加速鍵”的背後,是安全+品質的毫不松懈,也是智慧化管理手段應用於安全生产的生動實踐。
當前,成都軌道建設引入“智慧工地”這一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達成項目建設管理智能化、信息化、規範化。地鐵君了解到,“智慧工地系統”集成人員管理、視頻監控、環境監測、起重吊裝、模塊電源及非道路移動機械等性能。
成都軌道建設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智慧工地平臺,所有性能均能達成雲端掌控,使各種要素始終處於受控狀態。”

一直以來,成都軌道集團在環保管理上大力推行數據化、智慧化手段。“智慧工地”可達成環境監測,工作人員通過系統,能對工地環境PM2.5、PM10、溫度、噪聲等進行監測。
“設備數據存儲在雲效勞器,項目人員可通過通話察看工地實時揚塵數據,回看揚塵、噪音等數據。”工作人員在系統後臺,實時察看揚塵數據曲線,全面掌握工地揚塵數據變化,當相應參數達到預警值時,及時啟動預警管理預案,第一時間落實各項防治措施,最短時間內將施工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當前,成都軌道集團正加快推進在建項目9條線路215公裏建設,各項“黑科技”的加碼為成都軌道建設增添新動能。
就在去年,由成都軌道集團聯合中車成都研製的产品——全國首列基於5G車車通信全自動駕駛的時速160公裏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下線,與此同時,雙方聯合打造的國內首個2025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正式揭牌。
這代表了當前國內市域軌道交通和智慧城軌技藝裝備的先進水平,標誌“成都造”軌道交通邁入了市域-城軌“互聯互通”、智慧城軌技藝引領擴展的新時代。
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繼續以智慧城軌的擴展要求為目標,繼續向智慧管理要效率、要效益,保質保量向市民交出滿意的建設答卷。”
助力線網智慧運營
市民張樂賢是智慧票務系統的老用戶。去年9月,成都地鐵智慧票務系統上線第一時間,張樂賢就開通了這一性能。“‘刷臉乘車’七八個月,每天不用掏通話,不用刷公交卡,刷臉就可以進出站,簡直太方便了。”
2021年9月,成都軌道集團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上線的“三合一”智慧效勞平臺,是全國首例集智慧票務、智慧測溫、智慧安檢為一體的“三合一”城市軌道交通彙總性智慧乘客效勞平臺。

截至今年3月,該項目已累計效勞乘客超過2000萬人次。為推動軌道營城、創新交通出行方式、達成智慧化運營管理、提升便民利民效勞水平供應了技藝支撐。
點滴細節,是成都軌道集團全力守護市民安全、智慧出行的印證。這背後,離不開每位軌道人的用心守護,也離不開智慧維保有序推進,為市民安全出行持續加碼。
今年2月,成都軌道集團歷時4年成功完成大型檢測設備“檢測專列”的構建,並在6號線試點投入應用,為打造集中的智慧化維保體系奠定基礎。“檢測專列”能同時搭載軌道幾何檢測系統、接觸網檢測系統、鋼軌探傷系統等,達成多專業聯合數據分析,有效提高檢測結果可靠性與準確度。
此外,針對地鐵檢修工作線多、面廣等特點,成都軌道集團加快推動智能軌道巡檢機器人、接觸網懸掛智能巡檢系統、弓網智能檢測系統等智能化檢修成果产品轉化,通過機器視覺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藝的應用,大大提高巡檢工作效率。
去年10月,西部地區首列城軌A型架修電客車——成都地鐵7號線在成都中車軌道裝備公司智慧檢修工廠順利完成驗收交付,標誌着西部地區城軌A型電客車檢修能力已正式形成,順利達成“成都車、成都修”的目標,並全面開啟邁向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智慧檢修彙總效勞商的新篇章。
軌道裝備智慧工廠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依托成都豐富的軌道产業基礎資源以及中國中車先進的車輛檢修技藝,奮力打造西部領跑、工業領先的軌道交通維保效勞中心。
助推TOD開發重塑城市空間形態
近日,首次亮相四川師大TOD項目的“智能移動倉”引發網友關註。“智能移動倉”的到來,減少了人為手工帳,提升帳實準確率,精準管控成本。“智能移動倉”只是成都軌道TOD智慧建設的一個切片。
雙流西TOD項目效果示意圖
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軌道TOD將繼續以數字化管理為抓手,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在軌道交通引領城市擴展格局、TOD重塑城市空間形態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突破,助力成都市建設全面體現新擴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當前,成都軌道集團正加快推進23個TOD項目建設,營建TOD智慧生活社區被放在重要位置。在成都軌道集團啟動實施的部分TOD保障性租赁住房項目策劃方案中,智慧樓宇系統的引入讓人眼前一亮。該系統的策劃,在增強安保級別的同時,也讓市民以後回家“刷臉”就能進門。
根據規劃,成都軌道TOD將積極營建TOD智慧生活社區,選取遠期規劃105個站點及90個車輛基地實施TOD彙總開發,以軌道交通大數據資源為基礎,廣泛應用物聯網、互聯網等信息化新技藝,將數字化效勞全面融入項目居住生活空間、商務辦公空間、休閑遊憩等其他需求空間,示範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生活社區。
一直以來,成都軌道集團堅持以引領城市擴展格局為使命,堅定“城市擴展最優”導向,以線網頂層策劃落實公園城市戰略,自覺融入“智慧蓉城”建設,製定“智慧城軌綱要暨行動計劃”,大力推動18個智慧城軌示範項目建設。
相信,在全體軌道人的努力下,一個持續智慧化升級疊代、開拓創新“進行時”的成都軌道集團,一個日益安全、便捷、智慧、人文的成都地鐵,將承載廣大市民乘客另外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心向往,為賦能智慧城市構建供應另外、更大的軌道力量。
素材來源:成都軌道集團/成都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