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美國前副總統拜登戰勝了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贏得了此次大選。據報道,拜登的施政策略與特朗普或有較大不同,例如,拜登將重視擴展新能源,不過度依賴關稅用以競爭,重視與西方盟友們的貿易關系等,都讓不少國家和産業看到了“回到過去”的希望。

因此,隨着美國大選的結果浮出水面,歐美部分産業逐漸開始展望“後特朗普”時代的日子。以汽車产業為代表,作為“逆全球化”貿易戰中受害最深的产業之一,德國車企率先展開了行動。根據11月11日《歐洲汽車新聞》的報道,德國汽車工業遊說團體VDA主席穆勒(Hildegard Mueller)敦促歐洲和美國政府盡快在貿易問題上達成和解,穆勒呼籲美國和歐盟之間進行對話,以扭轉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並統一汽車工業的技藝標準,將貿易壁壘降至最低。
穆勒表示,VDA幫助雙方完全取消關稅,並呼籲“歐洲也必須做出自己的貢獻”。報道指出,穆勒所謂的歐洲做出貢獻,就是取消歐盟在此前因特朗普政府對其征收鋼鐵關稅而反製的對美國部分商品征收的40%關稅,以及停止雙方圍繞向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車公司供應政府資金援助的爭端,嶄新消息是,歐盟決定對波音公司征收15%的關稅。可以看到,歐美部分産業和敏感人士已經嗅到了雙方彌合裂痕的可能性,這一趨勢也給不少全球經貿人士以一定鼓舞。
尤其是在決定未來交通擴展和能源安全的新能源产業上,拜登的態度將會非常關鍵。拜登對於新能源产業擴展非常重視,在競選時就曾表示要讓美國回到《巴黎協定》的框架內。同時,他在參選前透露的美國電動車普及規劃異常激進,規劃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到2026年至少達到25%,電動汽車年銷量達到400萬輛,比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产業擴展規劃》製訂的2025年20%銷量目標還要高。拜登還規劃在上任後製定更加嚴格的燃油排放新標準,恢復全額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在2030年之前部署超過50萬個新的公共充電網點等措施。未來,拜登上臺後,中美可能將迎來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競賽。
此外,在涉及知識产權保護層面,拜登上臺後可能會在知識产權、技藝轉讓等方面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對於汽車工業而言,一方面在從美國高校、研究機構或者知名産業引進高端人才時難度更大、且需要更為謹慎;另一方面,並購美國高科技産業可能也會更加困難。上述活動可能會受到政府更加嚴苛的審查和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執法以及美國公司提出的竊取商業秘密的訴訟等,尤其是涉及自動駕駛、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藝範圍。
國內不少研究分析人士也對拜登上臺後美國政府對華貿易政策保持謹慎態度。盡管外部環境嚴峻,但是中國第一汽車市場規模的地位依舊難以撼動,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持續增強,會讓拜登所倡導的盟友之間“多邊貿易”對中國汽車产業影響有限。當前,中國穩居世界第一大新車市場,同時保有量在2020年底預計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在政策層面,中國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因此,中國市場對於跨國車企和資金具有巨大吸引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汽車产業擴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島。未來對於國際貿易格局的影響,中國的地位不可或缺。